隨著制造業實現幾乎100%自動化,未來還有EHS的市場嗎?
最近,知乎上一個關于EHS未來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。這是我不止一次看到關于「隨著制造業實現幾乎100%自動化,還有EHS的市場嗎?」的思考與擔憂。
身處EHS行業,如果未來都沒有EHS的一席之地了?那大家以后豈不都要去喝西北風了嗎?
確實,網友的擔憂也并非是「杞人憂天」,最近一段時間,有關「工業互聯網+安全生產」的報道是越來越多了。平心而論,未來的安全健康環保(EHS)管理發展的方向必定是信息化、智能化。可是否就代表著EHS崗位的消失?筆者試著淺談十年后的EHS管理變化,以供大家探討。
總體上來看,當下反而正是EHS人的機遇窗口,因為只有變革,才能帶來新的機遇。而如何變革,機遇在何方?需要大家共同探索未來十年EHS的變化趨勢。趨勢一:自動駕駛將減少交通事故(含廠內車輛傷害事故)人為交通事故,我們通常指因為人的操作失誤導致的交通事故。比如疲勞駕駛、酒后駕駛、吸毒駕駛、緊急情況誤操作。當自動叉車、物流和長途卡車駕駛廣泛投用后,一定程度上將減少廠內車輛傷害或交通事故的發生。但同時,存在著因傳感器等電子設備失效而導致的事故在投用初期可能增加。趨勢二:萬物互聯,促使設備本質安全提升、員工不安全行為減少一方面工廠消防設施設備、生產設施設備、環保治理設施以及其他公共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況將通過自身傳感器,將運行數據傳輸至控制中心數據庫;另一方面,員工的不安全行為,也可以被AI視頻監控攝像頭捕獲并預警。同時,工廠也將與傳感器進行映射,通過PPE和工業衛生可穿戴設備、移動應用程序和獨立作業人員監控器跟蹤工人動態。趨勢三:EHS管理的智慧化將減少企業EHS人員需求
EHS管理要真正實現「過程安全」就必須采用信息化手段。在未來,更多的EHS管理智慧信息平臺將上線。這些智慧信息平臺將按照標準化、系統化、信息化、智慧化的建設原則,對EHS管理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優化。對于所收集的數據,信息平臺將與預先設定的以及后期AI自主學習的數據進行對比,以實現對設施設備不安全狀況、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行風險預警。因此,可以斷定EHS人員尤其是承擔現場安全巡查工作、環保設施運行管理的人員以及主要承擔EHS資料整理的人員需求量將減少。通過對員工病假天數、通勤時間、受傷和未遂事故、交接班和團隊審計和觀察分數進行匯總、分析,如果員工風險評分很高或事故發生傾向很高,將會被挑選出來,然后提出忠告并密切觀察。基于類似新冠疫情期間的攝像頭體溫檢測技術,攝像頭將被用于重點場所的火災、泄漏等「不可接受事件」的監控與監測。安裝方式除傳統的固定式外,將新增類似掃地機器人(帶攝像頭)對人員不易進入的空間、場所進行巡查;或者直接將攝像頭集成在員工佩戴的安全帽內。一旦攝像頭抓拍到溫度、氣體、液體等異常現象,將通過預警平臺及時發出警報,及時消除隱患。近幾年來,政府部門采購第三方技術咨詢公司對轄區內提供安全、環保技術服務的招標公告日漸增多,如第三方安全、環保巡查、安全管家、環保管家等。在國家支持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,眾多小微企業不大可能聘請專職的EHS管理人員,因而預計在未來政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采購專業的第三方安全、環保技術服務,用以幫助此類小微企業進行日常的安全、環保管理,因而也將促使更多的EHS專業人員成為專職的咨詢師,獨立的承包商或者說是自由職業者。趨勢七:EHS人員需要學習更多的其他知識